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变革
【医疗器械展会新闻资讯】1985年常被称为中国医改的元年,历经三十三年,中国医改历经“只给政策不给钱”、“开闸放水重金投入”、“利益角逐供需难平衡”,再到如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互联,医改开启了数字时代。
历史不能给我们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但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所处的时代。医疗改革,任重道远。
艰难前行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政策问题的报告》,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放开搞活,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基本做法“给政策不给钱”。
2003年非典肆虐,举国公共卫生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查明病源,突如其来的病毒摧垮了本就羸弱的医疗体系,人们开始关注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也由此拉开了长达十五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序幕。
“看病难,看病贵”是悬在中国老百姓头上多年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社会各界也是纷纷建言献策,推动医疗改革的发展。2003年SARS事件之后,中央和地方对医疗财政的投入犹如开闸放水,一度高达6万多亿。
砸下重金的医疗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实现了全民医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也建立了基本的药物制度,改变了过去因经费紧张出现的“以药养医”和“科室承包”的医疗乱象。
可是只有金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在今年公布了一项研究数据,2005年-2015年10年间,中国有470万医学生毕业,但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医生群体也呈现老龄化,25-34岁的青年医生比例从31.3%降低至22.6%,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护士等医院从业人员薪资水平低,工作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导致近几年从医人员断崖式下跌。
从医面临的生存压力和社会压力日趋加大,医院除了面临人才流失,还有经济营收,资源竞争,医疗水平提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尤其在国家加大医疗投入后,头部效应在这一行业愈发明显,诞生了以华西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为代表的“超级医院”。
公立医院以事业编制,科研课题,学术地位和行政资源等多重体制绑定了最核心的医疗资源,还能够以充裕的现金流优先级激励医务人员,升级医疗设施,同时吸引更多病人来看病,再次创收。
可是过度集中的资源却导致老百姓看病更难,更贵。另一方面,民营医院学科发展受阻,没有优秀的从业人员,没有病人看病,长期处于边缘化,20%的超级医院集中了80%的资源,强者愈强。
国家为了缓解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精准医疗”等改革办法,希望通过打通医生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来破除民营医院的发展瓶颈,可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不仅需要依靠优质人才,更需要资源数据的共享,科技成果的互通。医疗个体与企业技术能力与数据协同能力成为制约医改的新难题。
科技医疗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以及机器处理等多项技术的创新,这些技术也能够运用到医疗行业的多个场景中,覆盖包括病历信息,影像信息,病理信息,检验信息,大健康信息的处理,以此辅助医生的综合判断,助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影像,移动支付等底层技术的完善逐步推动医疗改革驶向深水区。
相比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更新迭代更快,也更具有创新意识。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互联网巨头也更愿意投入资金研究前沿技术,渴望抓住潮头不被时代所淘汰。
医疗行业涉及国家民生,极端化来讲,如果能够“拿钱买命”,那么这将是一个无限需求,同时也意味着这个行业是永续发展的,在医疗行业的投入不会化为泡沫。
占尽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红利的BAT自然也不会放过。不过相比较而言,三者的布局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
受“魏则西事件”影响,百度去年三月份才撤了医疗事业部后鲜有动。阿里健康除了医药电商的核心业务还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退出了医疗影像AI产品Doctor You,此外在阿里体系下还有支付宝智慧医院,阿里云ET医疗大脑等。
腾讯在2014年9月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了丁香园后也开始发力,陆续投资了微医(原挂号网)、卓健科技、医联、好大夫、企鹅医生、碳云智能等,医疗行业大半独角兽都被其收入囊中。
在今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马化腾发表了《助力实体产业成长出更多世界冠军》的公开信,并在信中指出:腾讯接下来要做好连接器,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世界”提供最丰富的“数字接口”,做好生态共建者,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激发每个参与者进行数字创新,与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
助力,共建,共赢的合作理念也适用于中国的医疗改革。人命关天,提高医疗问诊的准确率是全民的福祉。在需求端,如果能够借助科技手段提早发现病症,及早治疗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还能够增加患者存活的几率。
而对供给端的医院以及从医人员来讲,借助AI医学影像等高科技手段提高了对病症判断的准确率,不仅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减轻了从医人员的工作压力。
医疗资源存在供需矛盾,医疗行业信息化参差不齐,数据分散,医疗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精准度低等问题。在没有办法改变供需矛盾、控制需求的前提下,只能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能力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提升医院效率。
今年8月,腾讯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利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技术辅助医生实现早期食管癌筛查,凭借觅影正式进军医疗人工智能。加上之前的百度医疗大脑,阿里ET医疗大脑,BAT三巨头再次在医疗核心领域狭路相逢。
18年年底,有媒体统计了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腾讯以3833亿美元领跑,阿里紧随其后,市值3395亿美元,百度位列第三,市值549亿美元。他们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标杆,更是行业的风向标。巨头纷纷涉足医疗,行业前景可见一斑。
过去三十年,医疗改革依靠国家政府的推进实现了全民医保,全国卫生总费用个人支出比例在2015年降低到了30%以下。未来30年,在移动互联网主战场转移至产业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会深度融合,医疗行业的改革也转向数字化,智能化。
在线挂号问诊,检查报告,电子处方,医疗支付,在线购药,诊疗卡等提高医疗效率的方式有待深化,医保,新农合,商保等多种医疗保障方式有待挖掘,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成为主题。
关注病患健康管理生命周期,从前期的知晓、洞察,到进院就医后的一系列复杂操作,包括导诊,就诊,挂号,住院,再到离院后的随访、慢病管理等一整套连接的升级体系是未来智慧医院的愿景,也是医疗改革的终极目标。
医疗产业新未来
智慧医院的实现需要数据中台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百姓观念的更新……任重而道远。
医疗服务行业的整体数字化转型需要很多基础性能力,包括技术和业务等多种内容,比如支持医生多点执业的医生资质认证系统,支持处方流转的电子处方认证平台,可信的医学知识图谱,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机制等,这些基础性能力或组件在支撑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十分重要,都需要长期研发投入。
然而目前看来,无论是入股还是现有技术服务合作都难以改变医疗行业数据连而不接的现状,头部企业想要深入和掌控一个行业,就理应成为整个行业的数据中心,阿里是电商行业的数据中心,腾讯是社交行业的数据中心,可在医疗行业,类似的“数据重心”却十分欠缺。
今年4月,《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发布,呼应了业界呼吁已久的政策诉求。
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定调直接推动了万亿级市场的不断扩张,而促进健康业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大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一系列细分赛道不断涌现创业者的身影。
“互联网+医疗健康”一时间成为热门。庙堂对医疗行业改革寄予厚望,不断释放政策利好,可江湖上,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却成为了收割百姓的利器。
2016年一名叫魏则西的年轻大学生离世把百度“竞价排名”推上了风口浪尖。
时隔两年,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参与其中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也被爆隶属于“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的林氏家族。
利字当头,免不了有人前赴后继。医疗改革也不是靠重金就能砸出效果,医改之路行进了三十多年,随着产业的垂直与细化,医疗体系升级箭在弦上。
未来的互联网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去处理大数据,挖掘医院流程中的线上信息化,数字化以及互联网化的能力,依据医学技术设定分级诊疗报销比例,限制大医院横行,保证医生多点执业多劳多得,病人结合自身支付能力在医保基础上自主选择医生就医,推进以药物有效性为基础的涉医用品生产的规模经济……
中国医改,任重道远
新闻来源:医疗器械展会
上一篇:蓝皮书预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收入将破万亿:未来十年仍是发展黄金期
下一篇:暂无